2024-05-07 12:50:10 文章编号:1182 最新资讯

2024年4月21日,据新华社消息,本轮强降雨已致广东肇庆市3人死亡,韶关市1名救援人员死亡。广东省水文局此前曾预报,受强降雨影响,北江流域将出现接近百年一遇洪水。

4月21日,据中国气象局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分析,4月以来,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同期偏强,有利于南海和孟加拉湾水汽向南方地区输送;同时高原槽和南支系统活跃,导致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频繁、降水持续时间偏长。江南、华南等地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高,大气含水量丰富、不稳定能量高,导致对流发展旺盛、降雨强度高。

有专家指出,厄尔尼诺事件通常导致副热带高压偏强。此次暴雨是否与去年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有关?据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2016年的春季南方强降雨就与2014—2016年厄尔尼诺事件有关。据人民日报2016年5月报道,当年入汛后南方频繁强降雨,截至报道时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两成半,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多。国家气候中心当时分析指出,这与厄尔尼诺有一定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南,输送来自热带太平洋的水汽。

据中国气象报社4月15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研究员郑飞表示,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事件在其衰减年(厄尔尼诺次年),可能导致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如出现热浪、干旱和洪灾等。在厄尔尼诺次年的春季,我国华南地区降水普遍偏多,可能出现连阴雨及倒春寒,东北地区则可能出现低温和春涝。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国家气候中心二级研究员周兵强调,我国气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海温、极冰和陆面积雪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厄尔尼诺并非唯一影响因素。此前,国家气候中心曾表示,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处于持续衰减状态,预计4-5月结束。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表示,目前发生的华南暴雨是否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关联,从地域上看很难直接挂钩。厄尔尼诺次年是否会对今年夏季气候产生影响,还要看多种因素,如厄尔尼诺的演变情况,青藏高原温度、积雪的影响,北极环流的演变,副热带系统的强弱等,有较大不确定性,现在判断为时过早。

(来源:红星新闻)


厄尔尼诺现象会对我国造成什么影响?

广东4月遇大暴雨与厄尔尼诺有关吗很难直接挂钩

1引言厄尔尼诺与反厄尔尼诺(即拉尼娜)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无季节、年轮规律。 湾流、黑潮、秘鲁寒流等其对人类的影响比厄尔尼诺大得多,其能量也大得多,且随季节变化,一年四季都存在,由于人类对其研究较早,其规律早已了解。 由于水的比热比空气约大4倍,密度约大1000倍,海水温度的微小变动,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都可令其上空的大气环流产生剧变。 如果没有海水的调温作用,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如月球,白昼100多摄氏度,夜晚零下100多摄氏度。 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在于东太平洋赤道两侧海水的剧升,而暖水区海面下1000米水温仍高于冷水区相同水面。 (而洋流的形成原因:倾斜流、密度流、风海流,且都与科氏力有关。 )目前,从气象学方面以大尺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来研讨厄尔尼诺的成因,似乎已走入了死胡同。 从洋流、信风影响、太阳能、太阳黑子、大气环流学方面,都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 从地球内部的能量变化,地热通过辐射引起温度升高来解释更合理。 2气象学对厄尔尼诺与反厄尔尼诺的解释2.1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97年9月至98年4月,厄尔尼诺使41个国家出现水灾,22个国家出现旱灾,巴西和印尼森林大火,今夏我国长江流域洪水与厄尔尼诺引起西太平流副高的异常有直接关系。 今年7月10日,副高主体已北抬到30度,有突退到18度,这种现象历史上从未有过。 厄尔尼诺对我国影响巨大,厄尔尼诺年,我国东北大部、江淮流域、浙江、福建、广东、云南、青海和新疆等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偏多,华北、陕西、甘肃、宁夏、河南、西南和广东北部等大部地区降水偏少。 在厄尔尼诺此年,东北西部、华北大部、陕甘宁、新疆小部、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和西南大部地区降水偏多;降水偏少的地区是东北东部、内蒙东北部、江淮流域、四川东部、青海和新疆大部。 厄尔尼诺当年和此年,我国6-8月温度偏低。 厄尔尼诺年,热带风暴次数偏少。 西太平洋副高偏强、面积大、西伸明显;反厄尔尼诺年则相反。 而副高对我国和东亚各国气候影响巨大。 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利用北线恶劣天气、逆流、美军的麻痹,达成了奇袭成功。 与厄尔尼诺是否相关呢?2.2厄尔尼诺的理论解释由于人类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深入研究仅20年左右,对其形成原因并不清楚。 一些学者提出观点也难自圆其说。 比如,BJERKNES(1969)提出瓦克环流,认为这种环流结构与SO有很大关系。 后来的一些学者都受了很大引响,1974年WYRTKI认为赤道太平洋信风增强造成东西向水位差,如这种情况维持一定时间可造成向东的返流,形成厄尔尼诺。 后来一些作者:如BARNETT(1977),LAU(1981,1982),RENNICK(1983)等根据这个思想从理论上进行研究,而且还限于研究信风增强之后张驰造成厄尔尼诺,或讨论高SST*如何形成也未能解释清楚。 而QUINN(1974)认为南方涛动(SO)强时SST*低,当SO减弱时出现厄尔尼诺。 理论上推测都无法论证,而SO与SST*的相关性是很好的。 据ANGELL(1981)的计算,两者的负相关在-0.57到-0.75之间,达到99.9%的信度。 (注:SST*指南纬0-10度,西经180-90度平均海表水温,代表赤道东太平洋)。 如今,大众媒体上,气象学界对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强度增强和间隔变短强调最多的是温室效应、生态环境的破坏。 3地热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据估计,地球表面每年通过热传导辐射到空间的热量达2*100,000,000,000,000,000,000*4.180J,相当于现代人类消耗的总能量10倍以上,地球内部的总热量-3-估计为地球全部煤炭储量的1.7*100,000,000倍。 而地热每一微小的变化,都能引起海水的温度巨变,引起厄尔尼诺与反厄尔尼诺。 而东太平洋洋壳有其独一无二的特点。 ......

解释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流经南美沿岸的秘鲁海流是一支冷洋流,在几乎与秘鲁海岸平行的东南信风的吹送下,表层海水离岸外流,深层海水上涌补充,同时将营养盐类挟至上层,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吸引大量秘鲁沙丁鱼等冷水性鱼类在这儿繁衍、栖息,使该地区成为著名的东南太平洋渔场。 可是在某些年份,东南信风暂时减弱,太平洋赤道逆流的南支越过赤道沿厄瓜多尔沿岸南下,使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水温迅速升高,冷水性浮游生物和鱼类因未适应新的环境而大量死亡。 由于沿海水温上升在圣诞节即圣子耶稣诞辰前后最为激烈,秘鲁居民将这种海水温度季节性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厄尔尼诺为西班牙文音译,意为圣婴)。 厄尔尼诺发生时,秘鲁渔获量严重减少,并波及世界饲料市场供应;鱼类尸体堆积在海滨,污染了周围的海水;沿岸地区和岛屿上的海鸟因缺乏食物纷纷逃离,影响了鸟粪工业生产,使工人失业。 厄尔尼诺不仅给南美沿岸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也往往酿成全球性的灾难性气候异常,如连续出现的世界范围的洪水、暴风雪、旱灾、地震等,报纸上概称为厄尔尼诺现象(事件),科学家们则把那些季节升温十分激烈,大范围月平均海温高出常年1度以后的年份才称为厄尔尼诺年。 拉尼那 --反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那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温度低于平均温度的现象。 拉尼那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是修正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气候失衡的一种自然方式。 在拉尼那现象发生的年代,季风非常大,中国有降水偏多倾向,须注意防涝。

“拉尼娜”现象对中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拉尼娜(La Nina)指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 即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较常年偏低。 这里本来就是海洋寒流的活动区。 其与正常年份相比,只是海温偏低程度的差别,而不是冷暖性质的对立。 一般来说拉尼娜的影响和破坏力没有厄尔尼诺严重。 对它的研究也不及厄尔尼诺多。 拉尼娜常发生于厄尔尼诺之后,但也不是每次都这样。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相互转变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 中国海洋学家认为,中国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涝灾害,是由“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和长江流域生态恶化两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中国海洋学家和气象学家注意到,去年在热带太平洋上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海洋变暖)已在一个月内转变为一次拉尼娜现象(海水变冷)。 这种从未有过的情况是长江流域降雨暴增的原因之一。 这次厄尔尼诺使中国的气候也十分异常,1998年6 月至7月,江南、华南降雨频繁,长江流域、两湖盆地均出现严重洪涝,一些江河的水位长时间超过警戒水位,两广及云南部分地区雨量也偏多五成以上,华北和东北局部地区也出现涝情。 拉尼娜也会造成气候异常。 中科院院士、国家海洋环境预报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巢纪平告诉记者,现在的形势是:厄尔尼诺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而拉尼娜的影响又开始了,这使中国的气候状态变得异常复杂。 一般来说,由厄尔尼诺造成的大范围暖湿空气移动到北半球较高纬度后,遭遇北方冷空气,冷暖交换,形成降雨量增多。 但到六月后,夏季到来,雨带北移,长江流域讯期应该结束。 但这时拉尼娜出现了,南方空气变冷下沉,已经北移的暖湿流就退回填补真空。 事实上,副热带高压在7 月10日已到北纬30度,又突然南退到北纬18度,这种现象历史上从未见过。


相关标签: 美好广东肇庆厄尔尼诺环境科学4月吃什么一直在身边视觉中国中国气象局清远长春暴雨太平洋新闻北江气象